被限制的贷款平台有哪些?2023年最新名单揭秘

最近不少朋友在问,哪些贷款平台被监管盯上了?说实话,这问题还真得仔细唠唠。这篇文章就给大家扒一扒2023年被限制的贷款平台类型,整理了五大类常见违规操作,还会手把手教你怎么避开这些坑人平台。看完你就知道,哪些平台可能突然玩消失,哪些利息高得吓人,还有碰到这类情况该怎么处理最稳妥。
先说几个典型情况吧,最近监管查得特别严的主要是这几类:披着现金贷外衣的高利贷:那些宣传"秒到账""0门槛"的平台,仔细算算年化利率,好多都超过36%红线没有放贷资质的二道贩子:有些平台自己压根没金融牌照,全靠倒卖用户信息给第三方暴力催收专业户:逾期1天就爆通讯录的,短信轰炸亲戚朋友的,这类平台今年抓了二十多家校园贷变种平台:改名叫"创业贷""培训贷",实际还是盯着学生群体不放数据倒卖黑平台:申请完贷款就接到十几个推销电话的,八成是信息被卖了
具体到名字的话(这里得说明下,名单是综合各地金融办通报整理的),像某呗速贷、急用钱365这些,上个月刚被下架APP。还有去年还在打广告的某某钱包,因为阴阳合同被用户集体投诉,现在官网都打不开了。
不过要注意啊,有些平台会玩马甲包的把戏,主APP下架了就换个名字重新上架。比如之前被查的快贷宝,现在改叫极速借款,图标颜色都没变,这种最坑人。
这里头门道可多了,说几个主要原因吧:利息算不明白:把服务费、担保费拆开来收,实际年利率能到50%以上资质有问题:就像开饭店没有卫生许可证,这种平台随时可能被端用户投诉太多:特别是暴力催收这一块,现在监管接到投诉必查数据安全漏洞:去年有平台被黑客盗了百万用户信息,直接上了新闻联播
对了,今年还有个新动向——很多地方开始查贷款中介乱象。有些平台表面是技术公司,实际在偷偷做资金对接,这种擦边球现在也打不通了。
教大家几个实用方法,下次申请贷款前记得做这3件事:查底细: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输入平台公司全称,看经营范围有没有"网络小贷"资质算总账:把所有费用加一起,用IRR公式算真实年利率,超过24%的就要小心看口碑:在第三方投诉平台搜品牌名,如果看到大量"暴力催收""乱收费"的投诉,赶紧撤
还有个小技巧,正规平台在放款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。要是遇到要交保证金、解冻费的,十有八九是骗子。
万一不小心用了被限制的平台,记住这3步自救法:立即停止使用:别继续拆东墙补西墙,先截图保存所有借款记录主动联系监管:打12378银保监会热线,或者通过金融办官网提交证据协商还款方案:通过正规渠道重新签订合同,把利率压到合法范围内
这里要划重点了!去年有个典型案例,用户通过投诉把36%的利率降到15.4%,省了将近两万块利息。所以千万别嫌麻烦,该维权的时候要硬气。
最后唠叨几句容易踩的坑:别轻信短视频平台的贷款广告,很多都是无资质机构投放的谨慎授权通讯录和位置信息,有些平台会偷偷读取你的社交关系遇到"低息诱惑"先缓缓,正规平台不会求着你借钱
实在急用钱的话,建议优先考虑银行消费贷或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,虽然审核严点,但起码不会突然跑路啊。
总之啊,贷款这事千万不能图省事。现在监管越来越严是好事,把那些不规矩的平台踢出局,咱们借钱也借得踏实点。记得收藏这份名单,申请前拿出来对一对,避开雷区才能走得更稳当。
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、图片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。邮箱:3183984895@qq.com